延邊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推進城市特色街區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延州政辦發〔2022〕13號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委辦局:
《延邊州推進城市特色街區建設工作方案》已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延邊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6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延邊州推進城市特色街區建設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吉林省城市特色街區建設的意見》(吉政辦發〔2021〕54號),加快推進延邊州城市特色街區建設,打造城市消費新平臺,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因地制宜、特色定位、差異發展”原則,以提升和完善商貿購物、餐飲娛樂、文化休閑、旅游觀光等服務功能為重點,突出民族、開放、生態等特色,改造提升傳統商圈、培育發展新興商圈,充分發揮特色街區在引領帶動商圈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商業旅游文化特色、促進消費增長、服務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標。鼓勵各縣(市)立足實際,科學謀劃,扎實推進老街區改造和新街區建設,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功能完備、管理規范的特色街區,使其成為城市發展新名片和消費升級新動力。爭取利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州創建2—3條省級特色街區,為全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工作任務
充分挖掘整合本地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傳統商貿等獨特資源,注重提升街區功能業態、運營方式、建筑風貌,美化街區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因地制宜改造建設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城市特色街區。
(一)完善功能業態。提升購物、餐飲等傳統業態,布局體驗式、互動式新興業態,打造美食街、網紅街、特產街、老字號街、歷史文化街等主題街區,推動特色街區從同質化、低端化、單一化向差異化、品質化、多元化發展。增強休閑娛樂功能,大力發展街區夜間消費,滿足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在傳統特色街區適當增加文化、藝術、歷史、旅游等元素,引進博物館、藝術體驗、文化創意等業態,增強街區旅游休閑功能。(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指導單位:州住建局、州商務局、州文廣旅局等部門)
(二)提升街區內涵。堅持商旅文聯動,以商承文、以文促旅、以旅興商。將當地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建筑風格融入特色街區建設(改造),塑造歷史記憶、文化脈絡、旅游特色、地域特點的特色街區。結合城市底蘊、地方民俗、傳統節日,組織舉辦美食節、酒吧文化節、網紅打卡節、潮流時尚節等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消費促銷活動,擴大特色街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地域符號,實現城市現代化和人文特質和諧統一,將特色街區打造成為延邊文化特色的重要展示窗口和特色產品的重要交易平臺。(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指導單位:州委宣傳部、州住建局、州商務局、州文廣旅局等部門)
(三)優化設施環境。加強特色街區設施環境改造,打造美麗舒適、富有特色、便利安全的街區風貌。延續老街區的建筑風格和文脈特征,實施協調一致的景觀改造、綠化亮化項目,塑造具有歷史記憶、地方特色和文化傳承的街區景觀。充分利用現有路網和交通設施,改造提升周邊道路系統,推動公共交通與特色街區有效銜接,合理設立停車位,營造舒適安全的步行空間。開展街區綜合環境提升工程,設置明顯的導引標識系統,持續提升街區功能品質,著力打造城市環境管理樣板。(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指導單位:州文廣旅局、州自然資源局、州住建局、州交通運輸局、州商務局等部門)
(四)規范運營管理。推動街區智慧化改造,細化街區日常管理,完善精準導購、移動支付、停車出行等智能服務。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強街區運營安全監測和消費行為分析,加快線上線下融合,提高個性化、精細化服務水平。加強商品質量和服務品質管控。引導商戶誠信經營,暢通消費投訴渠道。鼓勵新建特色街區成立運營管理公司,對街區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其他特色街區可結合實際,依法采取商戶自發成立商會(協會)組織或邀請專業運營管理公司等方式實施統一運營管理,賦予街區更大自主權,實現“街內事街內辦”。(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指導單位:州商務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文廣旅局、州政務數字局等部門)
三、工作步驟
(一)摸底選址
建立由州商務局牽頭,州文廣旅、住建、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配合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組織各縣(市)對本轄區特色街區發展現狀、選址方案及未來建設規劃進行全面摸底,分門別類建立特色街區發展檔案。根據摸底調查掌握情況,對照國家和省級特色街區創建標準,確定我州重點建設和改造提升的特色街區,并提出省級特色街區選址方案,報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等部門批準。
(二)編制規劃
按照“一條街區一個建設(改造)規劃+街區環境、業態布局、交通網絡等若干配套規劃”要求,由各縣(市)人民政府委托專業機構編制特色街區建設(改造)規劃,明確特色街區建設(改造)四至范圍、功能定位、個性特色、業態布局、交通組織等重點建設(改造)內容。
(三)制定方案
由各縣(市)人民政府制定特色街區建設(改造)工作方案,明確項目實施主體、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模式,梳理重點項目和控制性工程清單,形成時間節點,分解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按時有序推進。
(四)啟動建設
結合實際,完成本轄區特色街區建設(改造)項目立項、征拆、規劃建設審批手續,開展招標,啟動項目建設(改造);制定宣傳推介和招商引業工作方案,同步開展宣傳推介和招商引業工作。
(五)開街運營
組建運營管理團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成項目開業前驗收及招商工作,并正式啟動運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州、縣(市)、街道三級運營特色街區管理體制,推進擴權強街。在州級層面,由州發改委、商務、住建、文廣旅、財政、市場監管、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幫助協調解決特色街區建設(改造)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縣(市)層面,縣(市)人民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第一主體責任,成立由政府主要負責人負總責的工作專班,明確工作重點、推進步驟和時間進度,統籌做好特色街區規劃設計、建設改造、運營管理等各項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在規劃用地、財政金融、減稅降費、文化旅游、市場監管等方面給予特色街區建設、改造、運營支持。積極申報省級特色街區建設試點,大力爭取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引導有實力的社會資本參與特色街區建設(改造)和運營管理。參照國家和省級特色街區創建標準,探索建立特色街區消費行業統計制度,為特色街區運營管理提供技術參考。
(三)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新聞媒體,將特色街區列入文旅推介、對外宣傳重要內容進行大力宣傳推介。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興方式,打造“網紅”打卡點,擴大特色街區的曝光度、知名度。疏理歸納國內知名特色街區建設經驗,及時總結我州特色街區建設(改造)的典型做法,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舉措,做好常態化宣傳,為下一步特色街區建設(改造)工作提供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