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
印發《延邊州推進種業企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延州政辦發〔2023〕17號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委辦局:
《延邊州推進種業企業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2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延邊州推進種業企業發展實施方案
為促進延邊州種業企業規模做大、產品做優,加快實現全州種業振興,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扶優做強種業企業政策措施的意見》(吉政辦發〔2022〕21號)要求,結合我州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一場種業“翻身仗”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力量支持優勢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產業帶動能力,為實現全州種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長短結合、重點突破、分步推進,創新商業化育種體制機制,提升企業整合資源、創新創造能力,增強企業長遠發展動能。加大育種攻關力度,選育優質新品種,增強種業核心競爭力。
2.堅持企業主體。有序引導育種資源向種業企業集聚,充分發揮企業在商業化育種、成果轉化與應用、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加快推進育繁推一體化。
3.堅持精準扶持。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科技、金融等部門職能作用,統籌現有政策,爭取國家、省支持,精準扶持優勢企業發展。
(三)發展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優勢種業基地,健全種業管理體系,提高優良品種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覆蓋率,推動全州種業企業發展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到2025年,力爭大豆、馬鈴薯等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達到1.4萬畝;三級食(藥)用菌菌種生產規模達到4.5億袋;牛凍精140萬劑;馬蘇大麻哈魚(陸封型)、灘頭魚、細鱗魚等水產苗種繁育能力提升至3000萬尾。培育優良新品種5個以上,納入省級主導品種2個以上。
二、任務分工
(一)扶持優勢種業企業。依托我州優勢特色產業,著力培育大豆、馬鈴薯、食用菌、延邊黃牛、冷水魚、中藥材等種業企業,重點發展敦化市大豆及馬鈴薯種業企業、汪清縣黑木耳菌種企業、安圖縣食用菌菌種企業、琿春市冷水魚種苗及延邊黃牛保種企業、龍井市延邊黃牛保種企業、和龍市中藥材及冷水魚種苗企業。〔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各縣(市)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各縣(市)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提高企業科研創新能力。推動科研專項資金向種業企業傾斜,鼓勵種業企業采取注資、引入科研團隊、聯合申報項目、合作開發等形式與省內外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農作物育種關鍵技術創新、突破性品種培育,畜禽同期發情、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基因標記、良種繁育等高新技術研發,圖們江洄游型魚類人工誘導等關鍵技術研究,提高種業企業良種繁育技術水平。引導企業參與國家、省級農作物新品種展示工作,通過“看禾訂種”宣傳推廣優良新品種。(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財政局、州科技局)
(三)鼓勵企業開展種質資源保護。鼓勵企業建設長白山人參和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延邊黃牛、敖東梅花鹿、馬蘇大麻哈魚(陸封型)保種場等,對建設種質資源庫、保種場企業,在用房、用地、用電、融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自然資源局、州財政局、州金融辦)
(四)加強種業企業基地建設。設立延邊黃牛保種專項資金,支持延邊黃牛品種資源保護與選育提高,扶持相關企業基地建設;鼓勵農作物種業企業積極爭取吉林省重大品種推廣后補助、黑木耳產業集群、人參產業集群等項目,加快推動種業基地建設。協助種業企業爭取國家級制種基地縣和省級制種基地縣。(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財政局)
(五)加強優良品種示范推廣。積極引進適合我州氣候條件的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新品種,建立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并鼓勵企業自主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和推廣活動,提高優良品種覆蓋率和普及率。(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
(六)拓寬種業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種業企業使用“強種貸”“強牧貸”等金融產品,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享受相關信貸政策。探索將種業知識產權、存貨、訂單和應收賬款作為貸款質押物,增加企業授信額度。鼓勵支持金融機構針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有科研、輕資產、弱抵押的種業企業,創新推出相適應的金融產品。鼓勵種業企業對資產進行折股量化,引入社會資本注資、投資。(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財政局、州金融辦)
(七)強化種業企業人才引入。根據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精神,推動科研人員到種業企業兼職兼薪、掛職任職,鼓勵企業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吸納創新人才,促進資源、技術、人才等要素向企業聚集。(責任單位:州科技局、州人社局、州農業農村局)
(八)鼓勵招商引進種業企業。發揮我州特色產業優勢,強化招商引資力度,推動人參、食用菌、延邊黃牛、冷水魚等特色種業創新發展,對引進種業企業在用房、用地、用電、融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州財政局、州金融辦)
(九)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開展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大侵權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的違法行為,對侵權行為形成高壓態勢。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手段,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切實維護企業和品種權人合法權益。(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市場監管局)
(十)強化種業執法監管。健全市場監管體系,壓實種業監管主體責任,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建立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機制,著力提升種業治理能力和優化服務水平。嚴把基地關、企業關、市場關,對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無證生產經營種子(種苗、種畜禽)、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開展集中清理整治。(責任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公安局、州市場監管局)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推進種業企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重大事項和難點問題。聯席會議工作機構設在州農業農村局,負責全州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組織協調、綜合指導、總結評估等工作。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把推進種業企業發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宣傳、調度研究企業發展情況,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二)強化政策扶持。落實國家、省支持種業振興的有關財政獎勵補助、科技專項、貸款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加大支持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開發、新品種繁育引進試驗示范、轉基因監管、良種生產基地建設,提升對現代種業發展各關鍵環節支持力度。要加強涉及種業項目及資金的支持,有效聚集各類資源要素,全力支持保障種業振興行動,形成政策合力。
(三)深化調度協調。加強工作調度,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機制,了解企業發展需求,一企一策精準扶持。針對企業需求舉辦專題培訓班,開展種業形勢分析、政策解讀、法律法規、專業技術等方面培訓,幫助指導企業做好發展規劃。州農業農村局要進行綜合指導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向州人民政府報告。